07/16 (六)【藝術 NFT 101 之沒有笨問題】
「當我發現一件喜歡的數位藝術品時,並不會因為它以 NFT 形式販售就排斥,也不會因為它沒有上鏈成為 NFT 就不願意收藏。NFT 是一項可以和數位藝術做很好結合的技術,而藝術收藏的關鍵還是藝術家想傳達的作品概念是否能讓我感動。」
藝術收藏顧問 黃千洳
「我相信區塊鏈技術會全面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,這也是 ATISMIC 的命名由來: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Cryptospace。雖然如此,目前 NFT 圈和藝術收藏圈的交集仍不夠多,我成立 ATISMIC 就是希望促進雙方交流與學習,既透過策展建立 NFT 藝術的長期價值,也藉由 NFT 讓數位藝術品更貼近不同藏家的需求。」
ATISMIC 創辦人 簡湘庭
07/16 (六)【數位藝術虛實之間】
「在與藝術家討論如何將實體作品轉化成 AR 呈現時,我們仍會持續提問『這件作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什麼?』以姚瑞中的山水畫《週休八日圖》為例,最重要的元素是現代文人生活,所以當我們置入『放假打麻將』這樣的場景時,觀眾就能在體驗作品的過程中快速產生共鳴。」
獨立策展人 黃又文
「很多人以為只要把過往內容原封不動放上鏈就可以,但這樣做 NFT 是行不通的。藝術家發行在鏈上的作品如果沒有產生後續行動都叫 JPG,能夠感染社群並造成一股有趣的旋風才叫 NFT。」
akaSwap 共同創辦人 王新仁
07/17 (日)【版畫與 NFT: Editions 的數位化發展】
「有版次的數位作品,例如剛才提到的Harm van den Dorpel或David Rudnick的創作,某種程度上確實經由NFT找到了出口,即讓藏家瞭解可以如何收藏他們的作品,而未來NFT藝術品會有怎樣的應用及發展則值得繼續觀察。……回應觀眾詢問我對於目前熊市的想法,我依然覺得數位作品結合NFT是很好的呈現方式,但藏家應該思考的是,假設這些作品不再是一件『代幣化』的NFT,你是否依然喜歡它的畫面或概念?收藏這件作品與你的個人連結是什麼?如果答案都是正面的,那麼市場波動也就與你無關了。」
the COLLECTORS 共同創辦人 徐唯庭
07/17 (日)【策展論述誰買單?】
「看展時我習慣先看作品再看文字,而且喜歡跟人聊天,交流想法。論述的重要性並不一定發生在當下,文字的力道更像溫火,會隨時間歷程走下去反映出其價值。舉例來說,當我因為喜歡而購藏作品,我會希望進一步研究藝術家及作品背景,此時回顧過往展覽史料就變得至關重要。我認為透過論述文字的闡述來幫助提升我與作品的共鳴,才是有意義的收藏。」
藝術收藏家 謝亞修
「有些策展人會預設觀眾已有美術史知識,而不再對藝術專有名詞加以解釋,這對一般觀展者來說非常吃力。我認為展覽論述的重點應該是講清楚說明白,愈白話愈好,最好讓國中生也看得懂。對我而言,一檔好的展覽可以給人滿足感,讓人看完後能帶著一種悸動或啟發而離開。」
獨立策展人、巴塞爾藝術展會台灣貴賓代表 李晏禎